中山:加速推动深中人才互通
改革开放之后,中山一度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创造了辉煌。
道路通,百业兴。如今的中山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再次迎来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
乘着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东风,《深圳市中山市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中山转入了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
大桥时代背景下,深中通道这条有形的桥不仅串联起中山与深圳等城市之间的“硬联通”,也让更多人才通过“政策红利”这座“无形的桥”选择中山,加快打通深中两地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的“软联通”。
人才优待政策持续加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山组织部门落实市委人才强市战略部署,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各项政策。尤其是,聚焦深中“六个一体化”,加快建设“深中人才通道”,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转化为人才“软联通”。
位于中山国际人才岛上的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下称“中山药创院”),是中山博士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山出台人才优待政策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的生动体现。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药创院研究员、课题组长陈铁根作为首批来到中山药创院的研究员之一,从2020年至今见证了药创院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的过程。
“刚开始有10位课题组长,经过三年的发展,到2024年我们已经有48位课题组长。现在我们院已经超过1000人,其中600人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山良好的人才生长环境为我们招聘人才提供了助力。”陈铁根表示。
中山药创院作为科研院所,重点在于新药研发与应用研究,这决定了其对科研人才的需求度。
“2020年,我们来到中山时,就享受到各方面的优待礼遇,包括购房补助等。并且中山人才政策所涵盖的领域很广,我们药创院各个类别的人才都相应获得了一些人才补贴。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还能获得市区工作津贴、生活补助等,都为我们更好地投入科研提供了帮助。”陈铁根介绍。
展开全文
良好的人才生态为扎根中山的企业、研究院所吸引人才带来诸多裨益。
同样在2020年,中山还迎来一位返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转化医学总监肖冠喜。在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之前,他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博士后、访问学者,还曾在北京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回来中山工作,让我可以陪在父母身边,为家乡作贡献。康方生物是中山本土培育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具有全面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能力,与我的博士研究专业和职业发展规划非常匹配,能够提供有利的发展前景。此外,我了解到中山正大力发展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新兴科技产业,在创新研发投入、智慧工厂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一系列实质性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更加坚定了我回来的信心。”肖冠喜说。
2023年以来,中山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中山国际人才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成立人才安居公司,推出首批313套拎包入住的市级人才房。
位于中山国际人才岛上的中山国际人才港总部。
2023年12月22日,中山人才公园开园,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人才发出邀约,这是全省首个地级市人才公园。
2024年,《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中山发布“十大产业集群”招贤令,举办2024年“雁南归”百名海归博士中山行引才推介会,面向全球招引海内外人才。
深中通道开通前后,深中两地先后实现公积金互认互通、医保享同城待遇,推进633项政务服务事项深中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深中人才跨城就业、创业更加高效便捷,“跨市无感”日渐成为现实。
人才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中山拥有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8个省级专业镇,近年来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4万亩,形成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等产业集群在内的“4+6”制造业新“十大舰队”,创新力不断提升。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开通前后,中山以此为契机,致力于优化人才引育环境和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在推动深中人才和科技融合互动上发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
2023年,王芳来到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工作,担任氢能源材料与低碳创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刚到中山,她就从政府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高层次人才能够享受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中山市尤其是火炬高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热心指导我进行申报,目前已经在中山成功组建了氢能源材料与低碳创新技术团队,获得了实验室设备平台建设资助和创新团队的经费支持,这给我们安心科研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王芳说。
作为中山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头羊”,康方生物也是人才集聚地。
“加入康方生物后,我更加感受到中山政府重才、爱才的氛围,比如每年都有招才引智的活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创新科技扶持资金等各领域支持政策逐条落地,为我们在中山就业、生活等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些政策在大湾区都很有竞争力。”肖冠喜认为,“中山对创新产业和创新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人才的集聚对应着创新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发展,反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也能更加体现人才的价值,为人才创造发展空间。”
负责科技人才招聘的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科研技术部部长王倩表示:“中山不断优化的人才服务政策为我们招揽海内外人才提供了助力,这几年来,能明显感觉到人才服务力度加大,我们对外招聘也有了更多把人才吸引来的筹码。”
而作为“90后”的清华大学博士王倩本身也是中山低温院引进的重点青年科技人才,2021年她放弃高校工作来到低温院。
目前,在中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药创院已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湾实验室等深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等11家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计划面向先进低温和氢能应用领域开展多项合作。
搭建深中人才通道
翠亨新区作为连接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的桥头堡,深中两地正在翠亨新区建设高端人才社区,中山国际人才港总部也设在这里。
早在2023年,中山就出台了《关于在翠亨新区马鞍岛建设中山国际人才岛的工作方案》,并推出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支持政策,包括赋予人才岛特聘人才评定自主权、补贴奖励升级、港澳平台支持、深中融合支持等方面专属政策,未来将更好发挥中山国际人才岛吸引、承载高端人才的效用。
每年3月28日,一年一度的中山人才节是全市人才的“春天之约”,也是海内外人才了解中山最快捷的渠道之一。
今年,中山人才节更是推出重磅消息——中山国际人才岛揭牌,同步发布中山国际人才岛专属的人才支持政策。
中山国际人才岛举行揭幕仪式。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两地交流“快起来了”。
通车次日,中山就迎来从深圳来的大批旅游团,“粤B”车停满中山停车场,中山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深中通道开通首月,中山市共接待游客393.37万人次,同比上升117.98%。
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仅拓宽了中山对外交流的渠道,也为中山打开了知名度。
中山相关部门也抓住这次机遇,以不断优化的人才服务礼遇八方人才。
8月7日,中山国际人才岛建设暨“深中人才通”工作推进会在翠亨新区召开,这次会议发布了中山国际人才岛十大专项行动,从思想政治引领、打造引才载体、深中人才工作联动、高端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港澳青年人才发展、人才服务工作体系完善、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此前推出的人才岛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推动人才岛建设再提速。
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了深中人才工作联动机制,提出推动政务、人才服务事项深中两地通办,实现相关人才政策对接、人才平台资源共享,推动在中山国际人才港总部设立专区,为相关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全程尊享服务。
这次会议还达成了两项深中人才工作新合作——深圳市宝安区与中山翠亨新区、前海国际人才港与中山国际人才港分别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加快搭建“深中人才通道”,更好推动两地实现“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服务互通”。
深中通道开通以后,生物制药产业相关的公司到访康方生物进行业务交流的频率更高了。生物医药创新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通常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效应。
肖冠喜相信,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粤港澳三地优势可以互补,人才交流会更为顺畅,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多,创新人才的集聚、友好交流会给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
撰文:苑世敏 钟祖彦
摄影:叶志文
【作者】 苑世敏;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